《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yè)界動態(tài) > 國產手機潛在高端品牌難覓

國產手機潛在高端品牌難覓

2015-07-24

  在經歷了重重價格戰(zhàn)、渠道戰(zhàn)、營銷戰(zhàn)后,國產手機在2015年年中的首輪戰(zhàn)爭終于告一段落。相比于成績斐然的2014年,2015國產手機出貨量雖依舊保持著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但整體增速正逐漸減緩,情形不容樂觀。在運營商補貼下降、“中華酷聯(lián)”格局解體的背后,布局高端市場正逐漸成為國產手機品牌的下一個立足點。

  換機需求增長 高端市場擴容

  通信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中指出,由于市場滲透率趨于飽和,中國智能手機的年化增長率已經從去年第一季度的39%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7%。國際調研機構IDC也表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僅增長11.3%,而中國市場更是以2.5%的增長率首次低于全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月9日發(fā)布數據顯示,2015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812萬部,同比下降10.2%,延續(xù)了今年以來整體下行的局面。IDC表示,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已超過90%,飽和度甚至超過美國和歐洲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運營商重金補貼大幅下降,三大運營商對國內手機產業(yè)的影響和控制力正快速削減。相關機構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3年底運營商市場在國內手機銷售中占比達50%,但到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已降至30%。

  對此,《中國智能手機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報告》顯示,與運營商捆綁力度較大的中興、聯(lián)想、酷派等傳統(tǒng)手機品牌,在2015年上半年依舊延續(xù)著去年所受到沖擊的影響。但與此同時,即便是已憑借線上渠道連續(xù)贏得5個季度出貨量冠軍的小米,也自2011年起首次出現(xiàn)了半年銷量環(huán)比下滑的狀況。

  華強電子產業(yè)研究所分析師潘九堂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屬于正常現(xiàn)象,這意味著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從爆發(fā)期過渡到平穩(wěn)期。而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初次購機的用戶正不斷減少,國產手機正逐漸進入“換機市場”。

  潘九堂還指出,運營商補貼的下調意味著國內消費者的換機成本在不斷增加,換機周期也隨之延緩。當消費者的購機欲望下降,購買力卻不斷上升時,對產品也就愈加挑剔?!澳壳皣a手機的價格仍集中在2000元以內,難以滿足消費者對換機的需求,這便給高端市場預留了充足的空間。”他說。

  差異立足市場 轉型已成必然

  提起高端品牌,人們首先往往會想到三星與蘋果。那么,對于早已習慣了“價格戰(zhàn)”的國產手機品牌來說,布局中高端市場是否真的有可行的必要?手機中國聯(lián)盟秘書長王艷輝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立足中低端、凸顯性價比都是國產手機的主要戰(zhàn)略之一,在2015年上半年亦是如此。但他認為,隨著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低價往往會導致手機廠商的利潤率過低,制約其長遠發(fā)展。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