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al Trends網站報道,如果最近有關機器人的報告可信,未來數十年人類將陷入困境。從殺手機器人到以人工智能為主的“勞動力”,都表明人類的前景似乎相當不樂觀。但我們真的需要為此憂心忡忡嗎?我們的工作崗位會在一夜之間被機器人和機器所取代嗎?智能虛擬助手平臺Time etc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巴納比?拉什布魯克(Barnaby Lashbrooke)并不這么認為。
最近數周,有關未來工作保障最讓人不安的研究之一是世界經濟論壇進行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稱,到2020年,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統將蠶食至多500萬個工作崗位。但拉什布魯克表示,“企業(yè)不可能離開人?!彼赋?,有些問題只有人才能解決。例如,人們不可能真正對機器人客服代表百分之百地滿意。他說,“在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可以與人類媲美前,機器人在任何產業(yè)都很難真正取代人?!?/p>
盡管如此,拉什布魯克也承認,“有些情況下機器人效率比人更高”,機器通常能創(chuàng)造更快速和更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在從生產線到救援在內的多種場合,機器都大有用武之地,“即使如此,人仍然需要指揮和操作這些技術。在這些行業(yè)中,人的判斷和互動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Digital Trends表示,隨著機器人更加普及,在有機器存在的場合,人與機器互動的方式將越來越重要。拉什布魯克表示,“我認為我們將開始看到人和機器之間真正的融合。人與機器之間融合的一個早期例子是Facebook的M項目,它將先進人工智能與人絕對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用戶無法分辨出自己是在與人還是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交互?!?/p>
拉什布魯克指出,機器在某些領域取代人并非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他說,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在需要考慮員工安全和效率的情況下”,我們對讓機器取代人應當持歡迎態(tài)度,“但是,在與人而非機器交互方面,人還是勝過機器人的”。至少目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