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際,3GPP終于制定了5G首個標準——非獨立建網5G新空口標準。相比之前移動通訊技術,5G連接速度輕松突破Gpbs大關,連接設備數量以10倍增加,實現這些突破關鍵點是5G充分利用了頻譜資源,也就是無線電資源,那具體是如何實現的?
通吃全頻段
頻譜資源就像飛機航道一樣,看不見,但事實上存在,而且單位空間下頻譜資源、航道是有限的。5G要實現高速連接,必須盡可能利用現在所有授權/非授權頻譜資源,即使1GHz以下低頻頻帶也不例外,北美的600MHz頻段,西歐多國如法國、意大利、英國、德國的700MHz頻段將會投入到5G運營當中。
不過1GHz以下頻段資源非常有限,在大范圍里5G通訊仍是由中頻頻帶承擔。比如說歐洲監(jiān)管機構將5G重點運營頻帶放在3.4GHz至3.8GHz之間,在這個頻帶范圍內能夠輕易提供100MHz的連續(xù)頻譜,而且運營商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站資源,加快5G部署速度。在MWC2018上,高通模擬了德國法蘭克福的5G新空口非獨立網絡實際性能,該5G網絡運行3.5GHz頻段上,下行速度達到了490Mbps,4G用戶均值才只有56Mbps,實現了近900%的增益,連接設備數量是以往的5倍。
為了沖刺高速,5G還將使用“全新”的毫米波,同是在MWC2018展臺上,高通模擬了美國舊金山毫米波5G新空口網絡實際性能,網絡運行在28GHz頻段上,實際下行速度從4G 用戶均值的71Mbps達到了1.4Gbps,實現近2000%的增益。
技術實現
即使只考慮授權頻段,5G使用頻段已從600MHz橫跨到48.2GHz,那5G是怎樣連接如此寬廣的無線電以及保證連接可靠性的呢?其實我們從首款商用發(fā)布的5G Modem高通驍龍X50調制解調器上可見一斑,它能夠支持在6 GHz以下和多頻段毫米波頻譜運行,旨在為所有主要頻譜類型和頻段提供一個統一的5G設計,同時應對廣泛的使用場景和部署場景。應用了大規(guī)模載波聚合、可擴展OFDM復頻參數配置、LAA多項技術。
載波聚合技術能通過多個連續(xù)或者非連續(xù)的分量載波聚合獲取更大的傳輸帶寬,從而獲取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比如說同時使用700MHz、3.4GHz兩個頻段上的頻譜資源。在4G時代里,載波聚合已經允許TDD LTE、FDD LTE兩種制式混合使用。
在進入5G時代后對載波數量進一步增加,開始應用大規(guī)模載波聚合技術,如驍龍X50調制解調器支持多達8個100MHz毫米波聚合使用。為了實現同時接入如此多載波以及終端設備,大規(guī)模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術也應用起來,大規(guī)模MIMO能夠利用基站端的2D天線陣列完成3D波束成型,進而利用中頻段帶譜中3GHz至5GHz頻段,并連接更多設備。
在4G通訊中已經應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然而在LTE所支持20 MHz載波中,子載波之間的間隔幾乎是固定的15 kHz,非常不靈活。到了3GPP制定5G NR Rel-15規(guī)范中將利用可擴展OFDM參數配置,實現子載波間隔能隨信道寬度以2的n次方擴展。簡而言之,該技術讓5G網絡能運行在更大信道寬度之上,又不會提高系統的復雜程度,充分利用有限的無線電資源。
此外,在4.5G時代開始應用LAA(Licensed Assisted Access,授權頻譜輔助接)技術仍在5G應用中繼續(xù)發(fā)揮“挪用”非授權頻道的作用。它采用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偵聽后傳輸)機制,連接時會先對非授權頻道(如Wi-Fi)進行偵聽,確認無其它設備占用時才會連接,連接更為可靠、穩(wěn)定,增強版的eLAA進一步增強了載波聚合與連接能力。
目前驍龍X50 5G modem已經廣泛應用于運營商的5G網絡測試,并幫助手機廠商開發(fā)進行5G手機的打造。在年初的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中,高通與vivo、OPPO、小米、聞泰科技等領先的中國廠商宣布了5G領航計劃,共同合作更好地支持中國智能手機產業(yè),并預計最早于2019年推出符合5G新空口標準的商用終端,加速商用頂級5G終端預計最早在2019年的推出。
結語
為了實現前所未有的高速連接,5G將是一個頻譜資源大整合的時代,如果你看見運營商不停在清退2G網絡、手機領域新的應用捷報頻傳,那意味著5G離我們越來越近。而高通等通信企業(yè)在硬件進行的升級和支持也正為5G商用做好充足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