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跨境支付、新資產類型與監(jiān)管合規(guī)等
世界各地許多大型銀行、中央銀行、金融機構、智庫、咨詢公司和政府委員會的未來學研究實驗室都曾提過這個問題。
R3CEV,一家由世界上大型銀行所組成的組織,正試圖解釋這個問題。高盛、麥肯錫和消費者研究(Consumers’ Research),都曾經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精彩的報告。英國政府、美國參議院、加拿大、澳洲和歐盟也都對此進行調查。
許多初創(chuàng)公司也為其區(qū)塊鏈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制作了白皮書,其中通常會提到一個更大的社會問題:“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社會呢?”
多數研究強調了以下四個主要的改變領域:
跨境交易的基礎設施
如同我們知道的,數字革命已經徹底的改變了媒體,而這對金融產業(yè)也有一定的影響。當然,金融機構早已開始使用計算機,他們在 1970 和 1980 年代以計算機作為其數據庫,在 1990 年代用計算機制作網站頁面,并在 21 世紀轉移至行動應用程序的開發(fā)。
但數字革命尚未改變跨境交易的部分。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仍是個大問題,依然使用相同的業(yè)務執(zhí)行程序,銀行持續(xù)使用復雜的基礎設施來進行跨境匯款這樣的簡單交易。
以下的信息圖由理查德˙根德爾˙布朗(Richard Gendal Brown)所提供,呈現了自 1970 年代發(fā)展至今,跨境銀行業(yè)務的基礎設施與中介機構。
這種架構是金融產業(yè)使用高度安全保護的私人數據庫的結果。而數字化僅意味著我們將信息較為快速一些地分類到私人數據庫中。
區(qū)塊鏈技術則讓金融機構得以彼此建構直接關系,不再需要代理銀行(correspondent banking)。R3 主要的產品 Corda 旨在處理代理銀行業(yè)務。Corda 是由“accord”(協議)和“cord”(圓形上兩點所形成的直線)組成的詞匯。
在 Corda 的案例中,圓圈是由使用共享賬本的銀行所組成,它們使用共享賬本來處理交易、合約和重要文件。
布朗曾任職于 IBM 的區(qū)塊鏈項目,后來又轉職到 R3CEV。
彼此競爭的金融機構可以使用這類通用數據庫來追蹤交易的執(zhí)行、清算和結算,無須涉及任何中央數據庫或管理系統。簡而言之,銀行將能通過以往所無法執(zhí)行的方式來形式化與保護彼此的數字關系。
在上述的表示中,這意味著代理銀行業(yè)務協議(correspondent banking agreements)與實時全額支付系統(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將被取代。
交易可以在直接在無摩擦的 P2P 基礎上進行。Ripple,一個私鏈,被用來解決多數這類問題。
作為一個分類的數字資產
比特幣創(chuàng)造了一些獨特的東西:數字財產(digital property)。
在比特幣之前, “數字(digital)“并不少見。任何數字化的事物都能透過單擊按鈕即可復制。只要看看音樂產業(yè)與專輯銷售,我們就會相信這一點。
但比特幣做了一些新奇的事情:它創(chuàng)造了不可被復制的數字代碼。
因此,自從發(fā)明了位元字符,第一次有了一種無法復制數字的方法。這賦予了數字代碼一種價值。截至今日,比特幣的價值正是基于區(qū)塊鏈的這種能力,防止雙重支出與偽幣的產生。
考慮到這一點,比特幣開發(fā)者率先創(chuàng)造了可做為公司股票的彩色幣(coloured coins)。這些幣的‘色彩’代表了私人加密密鑰提供的所有權信息。
在獲得美國證監(jiān)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的許可后,在線零售業(yè)巨頭 Overstock 公司宣布將在自己的 t? 區(qū)塊鏈平臺公開發(fā)行公司股票。我們也看到了“數字貨幣首次公開發(fā)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與 ”appcoins“(用于協助項目開發(fā)融資之應用程序的原生加密貨幣)的出現。
這些例子僅是區(qū)塊鏈數字資產的一部分。區(qū)塊鏈可以做為資產,也可以用于運營市場本身。
基本上,這些將數字資產視為無記名票據(bearer instrument),是一種廣泛、靈巧的應用。
治理與市場
然而這種能力不僅是用來記錄交易活動。舉例來說,納斯達克(Nasdaq)是第一個建立讓私營公司使用區(qū)塊鏈發(fā)行或交易股票平臺的公司之一。
還有一些開發(fā)人員正在編寫金融工具,可以用于預先編寫(pre-programed)并執(zhí)行企業(yè)的工作和業(yè)務邏輯。
在 2016 年,一個稱為 DAO 的區(qū)塊鏈項目在以太坊區(qū)塊鏈(ethereum blockchain)運行,旨在模擬眾籌市場(crowdfunding market),你對基金的貢獻百分比,就代表了對對整個基金支出有多少投票權。
監(jiān)管報告和合規(guī)性
對監(jiān)管者來說,區(qū)塊鏈可以是完全透明和合適的記錄系統。經過編碼,它們也能被用來對符合監(jiān)管申報的交易進行授權。
舉例來說,銀行對美國金融犯罪執(zhí)法網(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 FinCEN)等機構具有嚴格報告的義務。只要銀行批準任何超過 10,000 美元的交易,都需要向 FinCEN 報告,而 FinCEN 會存儲信息,以作為反洗錢數據庫。
清算和結算
對于紙本世界的交易,清算與結算的交易的時間架構通常是 ‘T+3’──也就是交易后的三天進行結算。
通過區(qū)塊鏈技術,整個交易周期──執(zhí)行、清算與結算──都可以在同一步驟發(fā)生。數字資產下,交易便意味著結算,并且對加密密鑰和數字所有權的掌握,使其能降低交易后的延遲(post-trade latency)與對方不履約的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
會計與審計
盡管多數數據庫都是某個時間點的快照,但區(qū)塊鏈數據庫是根據自己的交易歷史來建構的,它們是一個具有前后關系、自身歷史和獨立紀錄的數據庫。
這對會計和審計的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