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注芯片領域投資的網友,可能會經常看到類似的消息,就是華為哈勃投資又注資哪一家企業(yè)了。
事實上,從2019年4月份,華為哈勃投資成立以來,在這短短的26個月期間,哈勃投資是相當?shù)纳偷?,已經投資了37家企業(yè),所以大家經??吹焦顿Y的消息,真的不奇怪,平均算下來,每個月都要投資超過1-2個項目。
而在哈勃投資企業(yè)的名單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那就是芯片產業(yè)是是哈勃投資最著重發(fā)力的領域,并且不僅僅是投資一家或幾家芯片企業(yè)這么簡單,華為投資的企業(yè),差不多覆蓋了芯片的產業(yè)鏈。
從具體的企業(yè)類型來看,涵蓋了半導體材料、射頻芯片、顯示器、模擬芯片、EDA、測試、CIS圖像傳感器、光刻機、第三代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等多個細分領域。
比如山東天岳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廠商;比如思特威是國內重要的CIS圖像傳感器公司;還有思瑞浦則是中國第一、全球第十二的模擬芯片設計商;科益虹源,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三家具備193nm ArF準分子激光技術研究和產品化的公司,也是國內光刻機廠商上海微電子的光源系統(tǒng)供應商。
而在EDA領域,華為更是投資了4家企業(yè),分別是九同方微電子、無錫飛譜電子、立芯軟件、云道智造等企業(yè)。
為何華為哈勃這么注重芯片產業(yè)?在這件事情背后,估計不用我多說,大家都是明白的,2019年5月份,美國對華為開啟了第一輪制裁,針對的就是華為的芯片,之后一輪又一輪的制裁,針對的都是芯片。
事實上我們都清楚,在整個芯片領域,華為不可能一家企業(yè)把所有的事情做了,這不現(xiàn)實,華為也沒有這個能力,華為不可能做到一枝獨秀的,所以需要的是國內全產業(yè)鏈崛起,這樣才不用擔心被制裁,所以華為需要的是整個國產供應鏈發(fā)展起來,所以在芯片領域,不停的落子,為了尋找供應鏈,為了扶持國內半導體企業(yè)。
而與一般的投資不同,華為投資之后, 還會注重對方的發(fā)展,更是會給對方帶來一些訂單,以扶持對方,比如華為在投資思瑞浦的第一年,就給它帶來了1.7億元的訂單,讓其營收同比暴增167%。
接下來或許我們會看到,在中國芯片領域,慢慢地已經形成了一支“華為軍團”,也許現(xiàn)在還不是特別顯眼,但再過幾年,估計這一只“華為軍團”,就會真正展示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