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什么樣的國產芯片才是真正的自主可控?

什么樣的國產芯片才是真正的自主可控?

2021-08-23
來源:互聯(lián)網亂侃秀
關鍵詞: 芯片 CPU ARM 華為

國內企業(yè)們盡可能多,推出自主可控的國產芯片,逐步替代國外芯片,相信這已經是絕大多數(shù)網友們共同的期待了。

那么什么樣的國產芯片,才算是真正的自主可控呢?可能很多網友并沒有概念,覺得國內品牌的芯片,就算自主可控了,但其實并不是的,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關于自主可控,院士倪光南曾經提出了三大標準,第一是CPU研制單位是否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第二是指CPU指令系統(tǒng)是否可持續(xù)自主發(fā)展。第三則是CPU核心源代碼是否是自己編寫。

而第一個標準,相信很多企業(yè)都可以達到,這里不展開去做過多的討論,大家懂的自然都懂的。

而第二個標準,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并不一定指令集是純國產的,只要能夠自主、可持續(xù)就行了。就算大家使用ARM的架構,只要能夠擁有永遠的授權,能夠根據(jù)ARM授權的架構,持續(xù)不斷的開發(fā)出芯片來,不會因為ARM斷供就跪就行。

比如麒麟芯片,雖然使用了ARM架構,但華為擁有ARMV8的永久授權,后續(xù)可以隨時根據(jù)ARMV8架構開發(fā)芯片,不受ARM架構的限制,也是符合條件的。

第三個標準,是指核心源代碼是不是自己編寫的,這里牽涉到專利、核心代碼的問題,更深層次的意思,就是不受別人的控制,自己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修改、調整,不會有專利,版本方面的糾紛。

這三點是必須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這三點之外,我們還要考慮制造方面。因為當前的外部形勢比較復雜,像華為麒麟芯片是符合前面三點要求的,但最終還是在生產階段受限了,這就是屬于不可控的。

可見,要真正成為自主可控的國產芯片,并不容易,需要國產產業(yè)鏈的能力合作,實現(xiàn)從設計到制造全部自主可控才行,這僅靠一家或幾家廠商的力量是不夠的。




文章最后空三行圖片.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