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分析機構給出的消息指出中國的芯片制造產能與日本并列第三,而美國的芯片制造產能僅居于第四名,隨著芯片制造的重要性凸顯,全球半導體老大Intel向美國相關部門呼吁重視芯片制造問題,避免美國在芯片制造方面進一步落后。
根據這份分析報告,全球芯片制造產能第一名是中國臺灣,其次是韓國,分別占有全球芯片制造產能的22%、21%,由于芯片企業(yè)紛紛將訂單交給這兩個地區(qū)的臺積電和三星,推動這兩個地區(qū)的芯片制造產能占比進一步上升。
中國大陸和日本則以15%的份額居于第三名,中國大陸是近幾年全球芯片制造行業(yè)崛起的市場,數年前中國大陸僅位居全球第五名,落后于日本和美國,但是隨著2014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基金的成立,中國大陸的芯片制造產能迅速擴張,追平日本。
目前中國仍然在加速芯片制造產能的擴張,除了繼續(xù)積極提升芯片制造工藝以支持數字芯片的發(fā)展之外,在存儲芯片方面已打開局面,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的存儲芯片已投產,聞泰科技通過收購安世半導體在模擬芯片市場打開了局面,此外在顯示芯片、LED芯片等方面也在展開甚至已居于領先地位。
中國的芯片制造雖然在工藝制程方面還稍微落后,不過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制造國,因此除了對先進工藝制程有需求之外,對成熟工藝的需求更為龐大,例如汽車芯片甚至還在用這90納米工藝制程,因此中國的芯片制造產能主要基于成熟工藝進行擴張。
由于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亞洲地區(qū)大舉擴張芯片制造產能,如今亞洲地區(qū)合計占有全球芯片制造產能的75%,美國芯片企業(yè)的芯片有很大比例都在亞洲地區(qū)生產,Intel、NVIDIA、AMD等都將部分或全部芯片交給臺積電生產。
臺積電等亞洲地區(qū)的芯片制造企業(yè)獲得了更多收入,就有了充足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fā),進一步確保它們的技術領先優(yōu)勢,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美國芯片行業(yè)造成很大的影響。
美國半導體巨頭Intel-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yè)正是認識到長此下去,美國芯片在全球的影響力將會逐漸下滑,所以呼吁美國相關方面重視芯片制造行業(yè),為芯片制造提供更多支持,以避免美國芯片行業(yè)的競爭力進一步下滑。
不過Intel此舉也有私心,它的目的是為了盡快獲得美國提出的520億美元補貼,目前Intel在芯片制造方面已落后于三星和臺積電,它希望獲得這份補貼的部分乃至全部以為芯片制造技術研發(fā)提供支持,同時擴張產能,以進一步抵御三星和臺積電帶來的壓力。
芯片被視為工業(yè)糧食,如今芯片已被廣泛應用于制造業(yè),沒有芯片制造業(yè)就難以進行,因此芯片制造已成為各國制造業(yè)競爭的核心之一,諸多經濟體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芯片的重要性,芯片制造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日益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