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EDA與制造 > 業(yè)界動態(tài) > 芯片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從基恩士學到什么?

芯片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從基恩士學到什么?

2021-10-31
來源:半導體行業(yè)觀察

  傳感器制造商 Keyence 大阪總部的走廊和會議室裝飾著巨大的化石——該公司表示,如果它不繼續(xù)進化,它也可能成為化石。

  這種持續(xù)的適應幫助 Keyence 成長為日本市值第三高的上市公司,僅次于豐田汽車和索尼集團,市值接近 16 萬億日元(1410 億美元)。

  Keyence 周四公布了創(chuàng)紀錄的 1417.8 億日元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68%,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 56% 的營業(yè)利潤率。后者是與客戶建立密切關系的結果,這些客戶產生了大量數據來挖掘趨勢和新想法,以及對人才的慷慨投資。

  Keyence由 47 歲的總裁 Yu Nakata 領導。因為他將公司與其他行業(yè)參與者區(qū)分開來,并依賴大規(guī)模生產的商業(yè)模式,這在幫助他們獲得不斷被打破的利潤記錄。其市值在2020 年 5 月首次突破 10 萬億日元,并在 9 月暫時突破 18 萬億日元。

  除了傳感器,Keyence 還為工廠制造控制設備,這是它與歐姆龍和三菱電機競爭的領域。他們還生產數字顯微鏡,競爭對手包括奧林巴斯。

  Keyence 報告截至 3 月的財年凈銷售額為 5381.3 億日元——低于這些競爭對手——但其 51% 的營業(yè)利潤率是歐姆龍的五倍多。隨著公司利用對工廠自動化不斷增長的需求,銷售額和營業(yè)利潤在十年內增長了大約兩倍。

微信圖片_20211031153235.jpg

  基恩士 2020 財年的海外銷售額占其銷售額的 56%。中國占總銷售額的 16%,同比增長 35%,其次是美國,占 14%。三菱日聯(lián)摩根士丹利證券的小宮智樹表示:“其高利潤的商業(yè)模式已開始在海外獲得成功。”

  Keyence 的一位高管將公司的高利潤歸功于“我們產品的實力”,并補充說“我們 70% 的產品都是世界或行業(yè)首創(chuàng)”。

  但這并不是推動其增長的唯一因素。

  Keyence“在分析營銷和銷售數據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滋賀大學數據科學學院教授 Kaoru Kawamoto 說。

  Keyence 在整個集團擁有約 8,000 名員工,約占歐姆龍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為了有效地利用這些有限的資源,它外包生產而不是經營自己的工廠,同時避開外部經銷商,直接與買家合作。

  工作人員經常訪問客戶的工廠和倉庫,了解他們的顧慮,了解他們如何使用 Keyence 產品,然后與開發(fā)團隊分享這些信息。

  “當我們與他們取得聯(lián)系時,他們會直接找我們,”長野縣一家零部件制造商的高管說。

  一個專業(yè)的數據科學家團隊梳理這些信息,以發(fā)現(xiàn)趨勢并開發(fā)更有效地贏得訂單的方法。據 Keyence 的一名員工稱,由于擔心競爭對手可能會趕上并削弱 Keyence 直銷方式提供的信息優(yōu)勢,該公司深入研究了這一更深入的分析。

  當 Keyence 于 1972 年作為 Lead Electric 成立時,工廠自動化設備通常通過經銷商銷售。這些經銷商已經與競爭制造商簽訂了合同,這促使 Keyence 單打獨斗。

  “Keyence 的商業(yè)模式是因為它進入市場較晚,”一家競爭對手的工業(yè)設備制造商的總裁說。

  高薪酬幫助公司吸引并留住了實施該戰(zhàn)略所需的人才。

  據了解,公司員工在 2020 財年的平均收入為 160,000 美元——在日經 500 指數中擁有 100 名或更多員工的公司中最多,并且超過第二大雇主三菱公司的 6,700 美元。除了每月的獎金外,Keyence 將營業(yè)利潤的一部分作為獎金返還給員工。

  “為了提高士氣,我們確保員工因對收入的貢獻而獲得獎勵,”該公司表示。

  與客戶的密切關系幫助 Keyence 在收到訂單的當天就發(fā)送訂單,即使競爭對手正在努力應對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該公司早些時候決定儲備半導體以應對需求上升。

  三菱日聯(lián)摩根士丹利的 Komiya 表示:“在需求強勁的時候,客戶真的很喜歡當天發(fā)貨,這有助于它從競爭對手那里奪取一些市場份額?!?/p>

  日本新首富的生意經

  中國首富幾乎年年洗牌,但反觀日本,首富的寶座大多是由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創(chuàng)辦人孫正義,以及優(yōu)衣庫(Uniqlo)創(chuàng)辦人柳井正輪流坐,任誰也難以將他們擠下。

  然而,今年卻有新面孔崛起,到底是誰這麼有本領,打敗了日本首富“釘子戶”,更擁有破兆元的驚人身家,他就是自動化設備大廠基恩士(Keyence Corporation)的老板—滝崎武光(Takemitsu Takizaki)。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統(tǒng)計的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 BBI)顯示,柳井正、孫正義輪流搶的首富位置已被Keyence創(chuàng)辦人滝崎武光所取代,淨資產高達382億美元(約1.06兆元新臺幣)的他,成為日本首富新面孔。

  這位幾乎不與媒體打交道的低調企業(yè)家,除了沒有念過大學,期間更是創(chuàng)業(yè)失敗2次,他是如何東山再起,一手打造出僅次于豐田(Toyota)的企業(yè)王國?

  據悉,在疫情推波助瀾下,Keyence股價一路攀升,滝崎武光持有Keyence的21%股票,讓他今年財富增加59億美元(約1639億元新臺幣),除了成為日本新首富,同時也躍居全亞洲第九大富豪。而Keyence的市值也來到1670億美元,在日本僅次于豐田汽車。

  Uniqlo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股價今年以來下挫18%,柳井正的財富因此蒸發(fā)逾1/5,身價來到355億美元(約9865億元新臺幣);而孫正義呢?軟銀斥資購買WeWork和Uber股份,均在過去2年因市場和自身的風波導致估值大跌,加上疫情讓兩間企業(yè)經營慘淡,進而影響到自身資產,孫正義目前排名第三,資產為269億美元(約7475億元新臺幣)。

  現(xiàn)年76歲的滝崎武光沒有念過大學,在1974年創(chuàng)立Lead電機公司,于1986年改名為Keyence,1987年在日本上市,是感測器、測量儀器、機器視覺系統(tǒng)和其他工業(yè)自動化設備的制造龍頭。

  行事作風一向低調的他,曝光度遠不及孫正義和柳井正,他的認知在于,“不必要浪費時間及金錢去做廣告,只為了在社會大眾之間出名”。由于曾歷經兩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經驗,滝崎武光深深牢記著重要教訓,“一家能夠長期經營的公司,必須要有客戶信賴,要讓員工不愿意離開。”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就讓他一躍成日本首富。

  滝崎武光採行的經營策略是“最小資本、最大效率”,在這個原則下,Keyence本身完全不擁有任何制造、產線相關資產,擅長“減法”的滝崎武光秉持著一不建設工廠,二不要代理商,把制造業(yè)傳統(tǒng)模式下可以剔除的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全部減去。

  在不建設工廠,也不生產任何產品的情況下,無論是壓力感測器、條碼讀取器、雷射掃描器,還是顯微影像量測系統(tǒng),滝崎武光將其全部外包。《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曾提及,如此外包方法相當極致,讓整體營運成本相對輕盈,實現(xiàn)高利潤的目標。

  此外,Keyence也剔除了代理商這一環(huán)節(jié),將產品直銷經營,大多數訂單當日出貨。由于Keyence直接管理銷售、庫存和分銷,使得物流效率驚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處理訂單和運送產品。

  由于是透過業(yè)務人員直接銷售的關係,Keyence格外重視人力資源。Keyence以給予員工高薪而聞名。根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Keyence在員工數100名以上的日經指數企業(yè)中,是給出最高薪水的公司,2600名員工平均年薪為1751萬日圓(約437萬元新臺幣)。Keyence認為,為了提高內部士氣,公司要確保員工能拿到足夠的獎勵。

  即便已成為日本第一首富,滝崎武光的車子依舊是日本的國產車,出差也不搭昂貴的頭等艙、商務艙。對于僅高工畢業(yè)的他來說,唯一有興趣的就是透過親手做出來的感應器,改變世界。

  Keyence員工曾如此評價,“他是一個完全看不出來像個有錢人的老闆,唯一跟員工不一樣的地方,只是在他公司的地下停車場,有一個專屬的停車位而已。”




電子技術圖片.pn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